发布时间:2018/11/21 14:11:08 作者: 来源:
11月12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第五届第五次理事(扩大)会暨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中国五金制品行业的三百余名知名企业家、精英、大咖们从全国汇聚到位于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共庆这个属于五金行业的大日子。
会上,中国科技五金城获评为“全国五金制品行业优秀企业”荣誉称号,中国科技五金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夏霆受邀出席会议并上台领奖。
三十年硕果累累:
行业年总产值翻124倍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30年,是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30年,是中国五金人砥砺奋进的30年!30年来,中国五金制品行业从传统出发,引入新兴元素,使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产品品类持续增长,品质更加过硬,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不断应用。
据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一届理事会报告显示,1988年,轻工系统内的生产企业7500家,职工110万人,年总产值120亿元,出口创汇6亿美元。五金制品产品量大、品种繁杂,集体所有制中、小型企业多,分布面广、基础差、技术力量薄弱。而30年后的今天,五金实力大幅增强,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五金制品行业销售额约1.5万亿元人民币,全行业进出口额1,280.20亿美元,产品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已达5万多家。
30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五金制品行业产品类别在不断推出新品种,门类从原来的三大自然行业(日用五金、工具五金、建筑五金)也不断地增加至现在的十一大类,即:工具五金、建筑五金、日用五金、烹饪器具、锁具、拉链、燃气用具、吸排油烟机、不锈钢制品、卫浴、整体厨房等,众多新类别产品在改革开放后得以问世,大大丰富了五金制品的内涵。
五金产品品质及技术水平也在持续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对互联网、物联网的运用,不仅诞生出智能锁、整体厨房等现代产品,产品的生产工艺及装备也持续升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五金龙头生产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装备的升级也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了产品品质,升级了消费者的体验。
五金行业满载荣光:
“四大榜单”彰显创新活力
自1988年成立以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经历了30年的发展,取得的成就堪称卓越。特别是近年来,全国五金制品行业的从业者,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引下,立足制造业,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积极奉献、砥砺前行,持续推动了中国五金制品行业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及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为了更好地开展协会和行业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五金协会在成立30周年之际,还将表彰一系列为行业做出贡献的人物和企业,奖项包括“全国五金制品行业终身成就奖”、“全国五金制品行业优秀企业家”、“全国五金制品行业优秀企业”、“全国五金制品行业协会工作突出贡献者”等4项。这是协会对30年来,为行业发展做出重要成绩和贡献的企业及个人的重要表彰,也是在业内树立典范,鼓励创业创新,营造出学先进,赶先进,扬正气,讲诚信,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的行业环境,最终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五金制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五金行业的做大做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国五金制品行业优秀企业
全国五金制品行业终身成就奖
全国五金制品行业优秀企业家
全国五金制品行业协会工作突出贡献者
授奖仪式上,张东立执行理事长对获奖个人和企业表示祝贺,并表示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创佳绩。面对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同时,张东立还号召全行业,坚持改革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五金制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五金行业的做大做强,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协会砥砺奋进:
促进企业智能化改造
为引导和促进行业发展,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结合行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调整结构,持续引领行业走健康发展之路,营建行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多年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根据政策及行业情况,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和促进产业升级。包括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以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低成本、低价格向高附加值、高利润率提升,以出口OEM为主转到自主品牌为主的“五大转型”,又如近年来“品质、品牌、效益”的三项重点工作,都引导和促进了行业的健康成长。
标准化工作是五金制品行业推动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抓手。全国五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就设在中国五金制品协会。通过历届委员们的努力,建立了系统、科学和完善的五金制品领域标准体系,形成了日用五金、工具五金、建筑五金、厨卫五金和拉链五个方面组成的标准体系。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TC174共完成归口管理的现行国家标准63项、行业标准284项;在研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11项,基本满足了领域内对标准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也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对口单位。自2011年以来,参与ISO投票近百项,完成率为100%,其中2015~2017年,共进行了40项ISO 标准的投票。团体标准的制定也是协会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截止目前,我会共开展了28项团标制订工作,其中已经批准发布了12项。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把T/CNHA 1001-2016《家居用缓冲型抽屉导轨》和T/CNHA 1002-2016《家居用缓冲型暗铰链》两项团标选入2017年度百项团标应用示范项目。
产业集群也是协会创新的一种独特的工作形态。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与地方政府顺势引导,目前形成五金特色产业集群53个。据不完全统计,产业集群的年销售额已超过3500亿元,规模以上生产企业总数量近万家,近3年销售额平均增速达到10%—15%。产业集群是五金制品行业重要一翼,是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摸清家底、说清行业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引导行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最有效的载体。
30年来,协会还根据政策需求,行业发展需求,开展“禁直推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协会还创办“金勾奖”工业设计大赛,参赛品类已扩展到卫浴、整体厨房、厨电、锁具等行业,受到行业的普遍认可。
石僧兰理事长表示,30年的工作,点点滴滴无法历数。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将满怀信心的在《中国制造2025》、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等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按照消费升级的需求,持续推动“品质、品牌、效益”建设,继续提升服务,升级内涵,引导和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持续调结构,转方式,提升品质、品牌、效益,创造出更加时尚、方便、实用的必须品。未来行业还将继续努力,持续不断地迈向新的征程。
当天上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作了《关于中美贸易战的观察与思考》专题报告;
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总裁岳超作了《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及未来展望》专题报告,一个关于五金制品行业目前遇到的问题,一个关于五金制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两者结合,正好为行业指明了道路。
所有产品都是原装正品
急速物流,急速送达
换货政策详见三包政策
满足各类用户需求
您的购物指南